close

淺談貓咪的Pet Alter /Show Alter quality(結紮)Breeding quality(繁殖級)以及Show quality(賽級)三種級數的分類:繁殖級/賽級篇

 turkish van.jpg

 [歡迎引用,但勿抄襲,引用時並須註明來自於 進口貓Cat-king的部落格]

 貓舍中貓的等級大致方分為以下四種:

(1) Pet Alter Quality,

(2) Show Alter Quality,

(3) Breeder Quality and

(4) Show/Breeder Quality 

breeding/show cat / 繁殖級/賽級

所謂繁殖級的貓咪,就是國外的Breeding quality cat,是貓舍經營的項目之一。但賣出去繁殖級的貓咪遠遠少於結紮的貓咪。不是因為繁殖級的貓咪較貴,較少人買,而是因為具繁殖權的Breeding cat必須賣給貓舍(cattery)

千萬不要想成在台灣一堆無血統書、沒結紮的貓咪,隨意買、隨意賣、隨意配以及隨意生。(當然,那裡都有 backyard)

 事實上很難去真正定義何謂『繁殖級的貓咪(Breeding quality cat)』!簡單點說也可以,反正具生殖能力的貓都是breeding cat。但每一不同的品種貓,都有他們自己在等級上的特殊要求(這要視貓種而定)。具高等級breeding quality的貓咪,一胎能有一隻就不錯了,然而初步判定可能為賽級的貓咪更可能好幾胎才一隻。有些貓的顏色、pattern至少要三個月以上判定才可能準。但經常看到這裡有貓舍生的貓咪,不到一個月大就說是賽級貓(show quality)

 譬如說布偶貓,在小貓成長過種中,顏色才會慢慢的發展(development)出來。一旦,在身上不該有的地方,出現不該有的色塊(patch),這隻貓就可能不適合被當作賽級貓,但它仍具有其他繁殖上的特點(厚的被毛、靛藍的眼睛、漂亮的頭型等…),因此,它仍有可能會被breeder視為可用的breeding cat。這種情況甚至會出現在曾得到GCRW貓所生的小貓身上。所以,經營貓舍是要心存良心的,不正確的小貓要如何嚴格控管他們的品質,如何捨得將RW生的小貓打掉(結紮),以維護這種貓血統的正確性,不是件容易作到的事。

有一個台灣的貓舍在『為什麼要參加貓展?』中一文提到『CFA貓舍中寵物級的貓也是會有CFA登錄證,但是如果執意以寵物級配寵物級再不斷生出寵物級小貓,就絕不是CFA的理念了。』請這位自稱『我只是個媽媽,準備退休的大嬸』的人,應該要把話說明白一點,文中指的是她自己的貓?什麼是CFA理念?什麼是繁殖(breeding)?什麼是比賽(show)?這個人真該用功多讀一點書。

CFA貓舍的概念好不容易在台灣慢慢萌芽,有些人會被這家貓舍搞到以為,成立貓舍就是要花大錢買別家貓舍己經拿到GC的貓回來,硬要說成自己的貓來繼績比賽(容後解釋)。謬論!何謂寵物級?何謂高等級?CFA理念只是把貓生出來比賽嗎?

 貓舍的目的當然是要將他們血統純正的小貓,一代一代的繁延下去。沒有貓舍是將自己繁殖出來的小貓,通通結紮賣出的,這在經濟考量上也是不滑算的。有人認為貓舍很賺餓!?但其實具我所知,幾乎都是在慘澹經營中。因為平日貓的日常花費(一罐小小的日本愛喜雅罐可抵一個7-11的國民便當)、比賽花的錢及冷氣、除濕、空氣清淨機的花費太可觀了(另篇再述)

繁殖級的另一種判定法較為簡單,也較正確,那就是你要買這家貓舍的父系及母系的那些優點?譬如,毛色、毛質、眼晴的大小及色澤、頭的大小、骨架大小等等。就算小貓有些許小缺點,但一些大方向的優點會無疑的顯現在小貓的下一代。一些彼此之間競爭激烈的貓舍,還會要買方切結,未來不可將繁殖出的小貓賣到另一家貓舍。

 以小貓kittens而言,絕大多數的貓種,很難在1-3個月內看的出小貓有多大的差異。多半會先看種公及種母是否曾在cat show中有得到什麼頭銜,CH(成貓冠軍)GC(成貓總冠軍)BW還是RW(區域風雲貓)NW(國際風雲貓),亦或是NW(年度風雲貓)。知名貓舍的待貓人名冊,可排到二年之久,這還不包括他們根本不想賣給的人。

Breeding quality cat 的價錢在於子貓的品質優劣性是否可觀察的出來。有的小貓的花紋及特徵(譬如捲耳、折耳程度、玫瑰斑紋等)3個月或更大才能確定。所以,我們替客人代理進口貓,一定要客人自行決定是否下訂。往往這是兩難的,1-2個月甚至更早就要先預訂(甚至搶下來),但又怕大一點時,變得又跟自己想像的不太一樣。但其實無所謂,剛已談過,已認可了父系、母系的優點,這隻小貓的小問題,頂多在比賽時扣些許分數外,breeding quality早已到手了。

 

以最近紅極一時的『豹貓』為例,頂極的幾乎都在美國。豹貓的花紋又以玫瑰斑紋為佳。有些豹貓的紋是糊掉不清楚的,有些是小小、點點班的,跟我們的街貓差不了多少。既使玫瑰斑紋也要看,實心是完整的,還是破斑的,是大斑還是小斑。所以,繁殖價差異性極大。對臺灣的買家,不自己讀一點書,怎麼跟貓舍談?以豹貓為例,在美國以外參加比賽得獎的,在美國可能連CH都拿不到。不過,臺灣有一家貓舍,自美國進口了很多隻極佳的豹貓。

 其實花色不過是賞心悅目而已,在專業比賽而言,在TICA中豹貓的花紋(coat/color/pattern)也不過佔分數的35% (head 35%, body 30%),而Norwegian Forest Cat的紋斑(coat/color)只有佔25%,然而頭(head)及身體(body),分別佔40%35%。因此所謂show cat (賽級)是要面面具到的。

 何謂Show quality cat『賽級貓』?這絕對不該是指幼貓(kitten)。之前提到,比賽時除了對不同貓種的頭部、身體及斑紋有不同比重的評分外,另外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貓咪的臨場表現。一隻再漂亮、再標準的的貓,要是出不了家門,在展示檯上,一副狊臉且與評審員間沒有任何互動,再更別說要伸爪子或甚至咬人(被取消資格)。這種貓咪頂多只能當隻種公了!但是,之前提到,得不到好頭銜的貓,對貓舍而言多少是一種損失。

 所以,國外貓舍要是以一隻普普價錢,讓出一隻一歲半到三歲的種貓給你,可不要以為自己賺到了!小心有詐。這些貓鐵定在心理、生理、配種上或在合群性上有極大問題。買回家後,問題就慢慢浮現了!

在國外,比賽很多,小貓4個月大後就可比賽,在進入成貓前就可替自己在幼貓組中打下一片江山,但對這種賽級幼貓,主人是不易放手的。

 幾乎沒有貓舍是不參加比賽的,貓不參加比賽,就無法取得頭銜,那麼在市場上就可能一點競爭力都沒有。所以,一般貓舍都儘可能的從國外進口一隻好的種公(breeding stud)或種母(breeding queen),為他們貓舍打下一片天地;或者花大錢進口一隻已完成賽事的貓(拿到Grand Champion)。他的目的應該是讓自己的貓舍能夠繁殖出現階段所欠缺優點的後代,但不是進口一隻GC的貓來繼續參賽。最主要原因是,大部分的貓舍都是希望用自己貓舍繁殖的貓咪,掛著自己貓舍的名字出來比賽,因為這樣的成績才真的是自己的,若一開始即購入已完成GC賽事的貓咪,往往也就不會再出賽了。

 拿到GC的貓一般來說當然是賽級貓,但這些貓往往有很多問題。一般所看到的可能作法是,某家貓舍花錢,買下一家或二家有名貓舍,在賽場上成績很好的貓(多半是GC, BW, …),接下來有可能就開始一隻一隻line-breeding或甚至in-breeding配下去了!問題是,這些買家真的瞭解這些GC貓咪的優點跟缺點嗎?還是因為比賽成績好的貓就代表是隻健康、基因完全沒問題的貓?血統書是血統bloodline的保證,但不幸的是,很多初學者只考慮貓的頭銜title(尤其是血統書中有GC, BW, RW, …),在繁殖時卻也不考慮配對雙方可能的缺陷(請看部落格中有關『近親繁殖』的相關文章)

 不過台灣就有一家布偶貓舍,進口了多隻GC的貓來比賽,還要利用這些GC貓來證明自己的眼光沒錯,這是沒必要的。畢竟一隻拿到GC的貓從小養到大,到完成比賽的終身成就,跟『of…』的那家貓舍一點關係都沒有。且拿到GC的貓還要被主人拿來測試自己的眼光?真是情何以堪。硬是要把別人貓舍貓的成就,硬ㄠ成自己貓舍的成就,是很可笑的。

 其實,賽級貓應該是貓舍的努力目標,帶著有潛力的小貓,南爭北討一番才對。光用錢去挖國外貓舍已培養好的賽級貓拿回臺灣比賽,何成就感之有呢?

 [歡迎引用,但勿抄襲,引用時並須註明來自於 進口貓Cat-king的部落格]

 淺談貓咪的Pet Alter /Show Alter quality(結紮)Breeding quality(繁殖級)以及Show quality(賽級)三種級數的分類:結紮篇

http://transportcat104.pixnet.net/blog/post/9868056 

淺談貓咪的Pet Alter /Show Alter quality(結紮)Breeding quality(繁殖級)以及Show quality(賽級)三種級數的分類:繁殖級/賽級篇

http://transportcat104.pixnet.net/blog/post/9868270

(著作權所有/請勿抄襲)(5/23/2008; 9/16/2008 1st 修訂; 7/9/2010 2nd修訂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t k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